2015年3月4日 星期三

2015 德國‧土耳其藍眼之旅 - Day 3 藍色清真寺及聖索菲亞大教堂 伊斯坦堡 Istanbul

17/02/2015 <Day 3>
土耳其迷人之處,除了是連接歐洲及亞洲的城市外,就是別樹一格的拜占庭藝術與建築,加上民族色彩甚豐富的鄂圖曼帝國 ottoman empire 亦在伊斯坦堡的舊城區掘起,總總遺跡的組合就成為了今天多采多姿的伊斯坦堡。

由於時差的關係,小喵肯早就起了床,同 Hostel 的貓 PR 玩過不停,貓 PR 叫Mini,就是什麼人都會撩著玩, 
而我就努力地做功課,看看地圖及網上有什麼景點要去。
今天的行程就是
1. 藍色清真寺
2. 聖索菲亞大教堂
3. 有頂大市集
4. 香料市場
吃過 Hostel 的簡單早餐後,就到中央郵局 ( Merkez Postanesi) 兌錢,以郵局的標誌是 (Ptt) ,也是在 Hostel 的附近,步行 5 分鐘就到,很方便。
中央郵局很大,取飛仔後就是等兌換服務,這一張照片拍完後就被人話了,郵局是不可以拍照的
第一站原先是到托卡比皇宮 (Topkapı Sarayi),碰巧是星期二休館,小喵就在街邊跟貓玩。
土耳其的貓咪基本上是不怕人,亦隨處可見,以土耳其的貓咪身型也很大,土耳其人真的很愛貓,牠們不怕挨餓,可見這裡是貓的天堂

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 Sultanahmet Camii

離開了托卡比皇宮就到附近的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 Sultanahmet Camii,即是藍色清真寺 Blue Mosque。這是最具代表性的地標,碰巧伊斯坦堡下雪了,白蒙蒙的藍色清真寺是另一番美態。

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的設計是結合了鄂圖曼建築及拜占庭教堂兩個世紀以來發展而得的精粹。清真寺參照了鄰近的聖索菲亞大教堂的拜占庭特色,並加入傳統的伊斯蘭建築,被視為鄂圖曼建築古典時期的最後一個大型清真寺建築。這建築綜合了賽德夫哈爾·穆罕默德阿加師父希南的意念,以宏揚清真寺的龐大、莊嚴及壯麗。清真寺由賽德夫哈爾·穆罕默德阿加設計,被認為是鄂圖曼古典建築的最後一個典範之作。

藍色清真寺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對著她的正是聖索菲亞大教堂,2 座宏偉的建築只是近近的對望著,站在 2 者中間,可見其氣勢,加上一般清真寺,只有 4 座的宣禮塔,而藍色清真寺就有 6 座,傳說是建築師將蘇丹所說的"黃金宣禮塔"聽成"6座宣禮塔",而蓋成了如今這般。藍色清真寺的設計是由 30 個小圓頂圍繞著 4 個小圓頂,再圍著大圓頂,加上6根宣禮塔,才成為今時今日的地標。
下著大雪的藍色清真寺別有一番風味,而且入場是免費的。
清真寺內部的基部及柱子上都砌上超過20000塊手工陶瓷磚瓦,磚瓦設計超過五十種鬱金香款式。260 個玻璃小窗,陽光從外而滲,低處的磚瓦均是傳統設計的,高處的磚瓦則是各種華麗的花朵、水果及柏樹款式。上層的顏料採用主要是藍色,室內的裝潢包括古蘭經的經文,面鋪上了地氈,地氈由信徒捐贈,當地氈出現磨損後便會更換。寬大的窗戶予人感覺開揚,底層的窗扉飾以碎塊形工藝。


清真寺設有開放時間,遊客需從側門脫鞋內進,女性內進需要圍上頭巾,短褲及短裙都不能內進,可於門口借用圍巾,以示尊重。
這才是藍色清真寺的正門,六根宣禮塔宏偉的豎立,當地時間大概早上6:00,就會開始有唱誦的廣播,提醒教徒準時出席,一日內總共有 5 次。

離開了藍色清真寺,就到對面的街上找吃,街上盡是玲琅满目的土耳其糖果店,設有試吃,玫瑰花Lokum 為 72TRY/1KG,滿口盡是玫瑰花香,但真的很貴,我只是買了一點點在旅途中吃。

下面是散狀的Lokum ,滿有糖霜。
來到土耳其,一定要介紹土耳其的小食- 焗薯 Kumpi,10TRY/客
老闆先介開土耳其薯仔,然後加入芝士及牛油,用刀把薯仔、芝士及牛油攪成蓉,然後放上4-5款配料。
 配料多達 10 多款。
 焗薯的質感軟綿得來,帶一點粉,加上拉起絲的芝士,配上辣醬及碌椰菜,超級惹味,愛吃焗薯及芝士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
 米飯布甸 Sütlaç 8TRY/客
牛奶加上飯的配搭,甜而不膩,不過在大雪的日子吃下,就特別凍。
Tuerkischer Kaffee 5TRY/杯
 來到外國,就一定要試當地的咖啡,這杯土耳其咖啡因為沒有加入糖及奶的關係,帶一點草本的味道,亦很苦,一定不是小喵杯茶,我只是飲了少少,已飲不下去,以土耳其人會利用喝剩的咖啡渣做當日的占卜。

聖索菲亞大教堂 Ayasofya

吃過午餐後,就到聖索菲亞大教堂 Ayasofya,強烈建議大家買張 Museum Pass 入,85TRY/72小時,因為所有博物館的入場費都很貴,而每個博物館只能去一次,也要計劃著博物館的休館時間才化算。
聖索菲亞大教堂 Ayasofya是位於現今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宗教建築,有近一千五百年的漫長歷史,因其巨大的圓頂而聞名於世,是一幢「改變了建築史」的拜占庭式建築典範,蘇丹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將大教堂轉變為清真寺,還將鐘鈴、祭壇、聖幛、祭典用的器皿移去,用灰泥覆蓋基督教鑲嵌畫。日後又逐漸加上了一些伊斯蘭建築,如米哈拉布、敏拜爾及外面的四座叫拜樓。
即是原本是大教堂的她,因為統治者的原故成為清真寺,是世上僅有的清真及基督教混合的建築。
  來自帕加馬的淨潔甕之一,在穆拉德三世統治時期被帶到聖索菲亞大教堂,它們由來自古希臘時期的一塊大理石雕刻而成

上層迴廊被設置成馬蹄形,環繞著教堂正廳,迄至後殿終止。上層迴廊一般是供皇后及其宮廷人員使用的,那裡保存著多幅鑲嵌壁畫。保存得最好的鑲嵌畫位於上層 迴廊的南部,這些珍貴的鑲嵌畫吸引著眾多遊人前來參觀,天花板只是粉刷成黃色的基礎之上勾勒了一些簡單的花紋。
西南大門馬賽克
西南大門馬賽克位於西南大門的鼓室,來自944年,它在1849年福薩蒂負責復修工作時被發現。鑲嵌畫上的聖母坐在沒有椅背的寶座上,雙腳安放在以珍貴小石修飾的台座上,兒童時代的耶穌在她的膝上,他的左手拿著卷軸,給予祝福。站在聖母左方的是身穿禮服的君士坦丁一世,他把城市的模型送給聖母,在他身邊的文字提到:「聖人及偉大的皇帝君士坦丁」。查士丁尼一世則站在聖母右方,把聖索菲亞大教堂的模型呈給聖母。聖母頭項兩側的圓雕刻有花押字「MP」和「ΘY」,那是「Mētēr」及「Theou」的縮寫,意指「上帝的母親
三聖像馬賽克
三聖像馬賽克可能出自1261年,它被用來表示結束了57年羅馬天主教的統治,回歸正教信仰。這是第三幅位於上層帝王樓座的鑲嵌畫。三聖像馬賽克因人物面目柔和、神情和善及其格調而被廣認為聖索菲亞大教堂最精良的鑲嵌畫。該鑲嵌畫的風格與13世紀末至14世紀初的義大利畫家近似,如杜喬(Duccio)。鑲嵌畫上聖母瑪利亞及聖若翰洗者的面部輪廓只露出四分之三,他們祈求基督神像能在最後的審判憐憫人類。鑲嵌畫下半部已嚴重敗壞,大概是因為鄰近窗戶,受到雨水沖刷。該鑲嵌畫被視為拜占庭圖畫藝術復興的起始。
科穆寧馬賽克
科穆寧馬賽克與女皇佐伊馬賽克同樣位於南樓座東側牆壁,出自1122年。鑲嵌畫上的聖母瑪利亞如同其他拜占庭藝一樣身穿深藍色長袍,她把兒童時的耶穌抱在膝上,耶穌以右手祝頌的同時左手執卷軸。約翰二世站在聖母右側,身穿鑲有貴石的服裝,他呈上錢包,表示皇室對教堂的奉獻。女皇伊林娜站在聖母左側,她身穿禮服呈上卷宗。鄰近的一條壁柱描繪著他們的長子亞歷克修斯·科穆寧,他憂傷的臉容反映他在1122年死於結核。從這幅鑲嵌畫可以看得到它與女皇佐伊馬賽克的分別。科穆寧馬賽克上的人物面容更為逼真,不再使用理想化表述。鑲嵌畫上的伊林娜女皇有著一頭編成辮子的金髮,顯示她的匈牙利血統,而約翰二世的面目威嚴。
 女皇佐伊馬賽克  
女皇佐伊馬賽克在南樓座東側牆壁上的女皇佐伊馬賽克出自11世紀。鑲嵌畫上的基督神像身穿深藍色長袍(拜占庭藝術的習慣),他坐在金色背景的中央位置,以右手祝頌的同時左手拿著聖經,在他頭項的兩側分別寫有「IC」及「XC」,意指「耶穌基督」(Iēsous Khristos)。身穿禮服的君士坦丁九世和佐伊女皇分別在耶穌的左右側。君士坦丁九世呈上錢包,象徵著他在教堂的奉獻;佐伊女皇手持卷軸,象徵著她作出的奉獻。君士坦丁九世頭上的文字寫道:「君士坦丁,上帝基督虔誠的皇帝、羅馬帝王、蒙那馬裘斯」。佐伊女皇頭上的文字寫道:「佐伊,非常虔誠的奧斯古塔」。他們原來的頭部已被颳去,現時那三個是後來替換上的。早期版本的鑲嵌畫可能顯示佐伊女皇的丈夫羅曼努斯三世(Romanus III)或她的養子米海爾四世(Michael IV)。另有一說法認為這幅鑲嵌畫原本是描繪著更早期的皇帝及女皇,後來被換上這個版本。
後堂馬賽克
後堂馬賽克是後聖像破壞運動時期的首個鑲嵌畫,它是由牧首佛提烏斯一世(Photios I)、拜占庭皇帝米海爾三世及巴西爾一世於867年3月29日揭幕的[86]。後堂馬賽克位於後堂高處的半圓頂。鑲嵌畫上的聖母瑪利亞坐在沒有椅背的寶座上,兒童時期的耶穌在她的膝上,她的雙腳安放在台座上。這幅鑲嵌畫被相信是復原自六世紀的一幅,該鑲嵌畫在聖像破壞運動時被毀壞。這鑲嵌畫被放置在原本是金色的底面上。位於後堂講壇的大天使加百利和米迦勒肖像同樣都是來自9世紀。

唯一能住在這裡的就是貓咪。
教堂 17:00 就要關門了,出外仍是下著大雪,這是伊斯坦堡多年來的大雪,很多航班都被取消了,幸好小喵早一天到埗。

有頂大市集 (Grand Bazaar / Kapalıçarşı)

冒著雪,就到有頂大市集 (Grand Bazaar / Kapalıçarşı)
最初是由蘇丹默罕默德二世下令,修建於1445到1461年,經歷了地震與火災,現在已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市集之一。佔地四萬兩千平方公尺,至少58條室內街道與4000多家商店,應有盡有,從首飾、陶瓷、香料,到地毯、圍巾、皮革,甚至是鄂圖曼帝國時的刀劍都找得 到;裡面也像個小型社會,還有清真寺、銀行、警察局與餐廳,每天吸引的遊客在25~40萬人之間。

伊斯坦堡的大市集跟泰國的JJ Market 有點相似,購物大道迂迴曲折,除了是著名的觀光點外,亦是主要批發的場地,只是售賣的東西不太同,大市集內盡是特色的手工藝飾品,加上每日的遊客也很多,比以往更難殺價,基本上給小喵的感覺是大把生意唔憂做,不會減價唔買就罷的心態。
大市集基本是公認的手信街,不劏水魚遊客難道劏本地人??
以我的採購建議就是很多東西也是不斷的重覆著,賣的也是同一類東西,除了貨比 3 家外,不妨在外邊的小店走走,價錢會相對好得多,這點我會往後跟大家分享。
美輪美奐的馬賽克吊燈
以門外就是售賣土耳其的織袋,不過小喵將會展開到其他地方的旅程,所以就沒有買下任何東西。

香料市場 Spice Bazzer

接著就是到香料市場 Spice Bazzer,又稱為埃及市集(Egyptian Bazaar / Mısır Çarşısı)
 香料市場顧名思義以出售香料為主,此外還販賣各種水果、乾貨、乳酪、蜂蜜等生活食材。土耳其語『Mısır』的含義是『埃及』,當初之所以命名為埃及市場,是因為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當時也統治-埃及. 利用由埃及開羅所課徵到的香料貿易稅,建築了這座香料市場,所以命名為埃及市場。此地因為靠近碼頭,也是鄂圖曼帝國時期來自埃及的商賈聚集的地方,兜售著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周邊各國的商品。其中最主要的商品就是香料. 當時這裡也是整個中東地區最大的香料集散地。

相對於有頂大市集,香料市場的價錢親民得多,絕對有相確餘地,除了 Lokum 任試任吃之外,就是香料及花茶也一定不要錯過。
有了身孕的貓咪坐得也特別誘人。

Welcome to visit :

Instagram: kittyxbeanscat













Fans Page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